多家平台或减少业务规模或停止扩张 现金贷进入最后的疯狂获利?
最近的现金贷可谓是风口浪尖,各种消息满天飞,暴利催收、高息、监管出手都成了关注的焦点。
现金贷究竟在这一年疯狂到什么程度?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组数据,一家现金贷平台在8个月时间,注册用户数据从0到800万,而企业一天的放房贷量达到1亿之多,获客成本也高达100,由此可见,行业的膨胀在日益浮夸……
但随着监管出手的风声渐起,很多做现金贷业务的平台开始停止扩张或者减少业务规模。
那些众所周知的乱象
高息和暴力催收是现金贷业务中众所周知的乱象,也是行业最大的乱象。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国内的小额现金贷平台已有上千家,可以分为四类:
市场上各种现金贷平台有几千家,很多都是P2P平台转型而来的,也有不少新成立的,因为这个行业挣钱,可以说是暴利。”一家现金贷平台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,现在这一行业的综合借款利率都很高,年化利率别说是500%,甚至1000%的都有。
按照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如果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%,则超过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。
不过,记者发现,以用钱宝、极速钱包为代表的部分现金贷机构不仅对大学生“不设防”。且这两家现金贷平台年化收益率也分别高达109.5%和391%。
记者调查发现,为了规避这一法律红线,国内的现金贷平台通常用隐蔽的方式加到借款人身上,比如手续费、快速信审费、账户管理费等名目。
近几年,消费金融、网贷、上市公司、民间机构等的迅速入场,令现金贷平台的混战进入“肉搏”。在这场战斗中,“用户”无疑是平台争夺的重点所在。
实际上,买卖用户资料更是早已经成为现金贷行业内公开的秘密,平台内部人员将用户数据随意倒卖的现象也极为普遍。
停止扩张现金贷进入最后的疯狂?
一边是高利的诱惑,一边是监管的担忧,在这样的背景下,行业正在出现两极分化。头部的平台,表现得理性而克制;而底部的小平台,却彰显了疯狂和贪恋。
“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应对监管的措施,一旦政策出台,也不会手忙脚乱,但没出来之前能赚一天是一天”某平台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称。抱有这样想法的平台应该不在少数。但也有一些企业在低调的调整业务。浅橙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称,目前浅橙科技已经在逐步减少现金贷业务。“除了监管,更多的是为企业的整体布局考虑”,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大部分的头部平台,都在收紧风控,放款量只减不增。此外,他们也在寻找新的出路。一些人,开始了出海之旅,将技术带到东南亚,复制这一模式;一些更聪明的平台,开始将眼光从底层人群的小额现金贷挪开,开始往中部人群的大额现金贷转移。
央行相关负责人10月28日公开透露,包括现金贷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,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。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公开表示,普惠金融必须依法合规开展业务,要警惕打着“普惠金融”旗号的违规和欺诈行为,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,都要纳入监管。
上述种种迹象表明,央行和银监会将开始对“现金贷”加强监管,市场预计相关政策或将于近期颁布。
此前,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,中国监管机构考虑加强对现金贷公司监管,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公司予以关闭取缔。对现金贷公司的检查将主要集中在是否存在发放高利贷、非法吸储、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,以及是否存在和金融机构的违规合作。
还有媒体曝出,银监会借此机会将出台互联网小贷管理办法,其主要内容包括:不得暴力催收、包括手续费在内的总年化利率不得超过36%、不得以任何其他费用名义变相收费、非持牌机构严禁从事现金贷业务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与非持牌现金贷公司合作放贷等。
11月6日,重庆市金融办下发《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现金贷业务自查的通知》。《通知》要求,辖区内的网络小贷公司开始自查,自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现金贷业务名称、额度、期限、利率、放贷对象、获客方式、有无场景、贷款用途、资金来源、收贷方式以及是否存在负面舆情、举报投诉等。
11月8日,网传宁波市鄞州区也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》。整治对象,包括网贷、现金贷、非银支付公司、股权众筹,整治截止时间为明年6月底。
现金贷好坏不做置评,但混乱局面总得收拾。监管,该来的不会迟!